2019年3月7日iTrust互聯網信用評價中心和北京至誠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在京聯合正式發布《201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年度報告》。
報告內容包括2018年行業十大新聞事件、互聯網金融行業狀況、網貸平臺品牌競爭力分析、網貸平臺投資人滿意度分析、網貸平臺信用狀況分析和網貸行業展望等六個部分。
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底,全國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1084家,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地區,其中廣東、北京、上海、浙江轄區內的網貸平臺數量名列全國前四位,合計超過660家,約占全國總量的60%。
2018年網貸行業由于整改規范和市場壓力等原因,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達到779家,其中問題平臺有302家,停業平臺有477家,相比2017年都有所減少。預計2019年網貸行業運營平臺數量仍將進一步下降,到年底可能將減少到400家左右。
報告指出,中國網貸行業經過十年尤其是最近五年的快速發展,在全國網貸行業1084家正常運營平臺中已有65家網貸平臺逐漸成長并初步具備了一定的品牌競爭力,其中18家行業領軍企業品牌日趨成熟,競爭力日趨強大。網貸行業品牌競爭力指數最高為78.7%(強大),最低為14.3%(弱小),平均值為28.6%(一般偏低),網貸行業品牌競爭力整體還是偏低。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在1084家正常運營平臺中,投資人滿意度指數最高為90%(滿意),最低為50.3%(不滿意),平均值為62.4%(滿意度一般),網貸行業整體滿意度一般偏低;信用度最高為90.2%(AAA優秀),最低為53%(BB信用欠佳),平均值為62.5%,網貸行業整體信用為BBB信用等級(一般偏低)。
過去的網貸,更多的是將金融業務簡單地搬到互聯網上,商業模式和平臺服務同質化較為嚴重。未來國內P2P網貸行業模式創新將主要集中在資產端項目模式創新、投資人保障方式創新以及智能風控技術創新和應用等三個方面。
同時網貸行業將呈現出如下四大發展趨勢:行業加強合規整治,并購重組和退出加速;市場規模預計穩中有降,收益率歸回合理;境外上市熱持續。
目前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累計共有近600家主流平臺參加了iTrust信用評價中心的信用評級和12315.com客戶滿意度測評中心的投資人滿意度指數測評。年度報告課題組通過分析網貸平臺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數據等一手資料,同時通過大數據技術監測和抽樣調查,經統計分析得出各平臺的品牌競爭力指數、滿意度指數和信用度。年度報告對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既往進行梳理和總結,也對行業的未來進行研判和展望,將為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政策制定、政府監管、行業治理和企業發展提供有益的幫助。
具體報告內容詳見《201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年度報告》。